起源绞胎瓷起源于唐代,唐代是古代陶瓷烧造承前启后的时代,其烧造技术和工艺都有很大的发展,南北方各地窑口创烧了许多新品种,其中独创的新陶瓷绞胎,一经出世便成为中国古陶瓷史上的艺术瑰宝。它的出现约在唐代公元714年前后。
兴盛唐代虽创烧了绞胎瓷,但数量少,品种单一,到了宋代得到了常足的发展。
宋王朝的建立,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,因而促进了经济关系的变化,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。宋朝又崇尚以文治国,文化也得到了大发展。于是,中国的陶瓷业如雨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。一时间全国广大地区窑场纷立,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,各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加强了,而且,形成了各窑之间出现在产品数量、质量、艺术等方面的竞争。绞胎陶瓷生产由原先四个窑场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,而且多集中在经济、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,如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、巩县的芝田窑、新安的城关窑、禹县的钧台窑、宝丰清凉寺窑等。其中,焦作当阳峪窑的绞胎产品,以其数量大,质量精、纹饰美等特点技压群窑,响誉天下。
断代绞胎瓷业正在兴旺发达时期,突然中断消失,其原因查无具体的史料记载。根据零星的记载疏理,可知其断代在“靖康之变”之后。
宋钦宗靖康元年(公元1126年),金军攻破东京(今河南开封),将京城中公私蓄积,以及皇室珍宝玩物、皇家藏书抢劫一空,徽宗、钦宗二帝被掳,北宋灭亡。这就是闻名于史的“靖康之变”,又称靖康之难、靖康之耻。
复烧绞胎瓷是古代当阳峪窑和巩义窑的能工巧匠们,用智慧和汗水创烧的神妙之花,在社会变革和战火中遭到毁灭性打击,其绝技失传八百年后最先慧眼识宝的是外国人。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,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梅健鹰,到当阳峪与本地制陶人做过复活绞胎瓷的工作,但亦无显著成效。而最终赋有成果的是“孟家瓷坊”掌门人孟凡斌先生。孟凡斌先生经20多年的探索研制,终于用自己的土窑、采取古法,烧出了第一窑绞胎瓷,引起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注目,并派他带着自己的作品,参加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广交会。
恢复焦作馆藏绞胎瓷罐,器型很小,罐体遍绘棕白两色相间的羽毛花纹,当阳峪的绞胎瓷,挂透明釉或绿釉,花纹有自然纹和规整纹两类。自然纹如流水潺潺、群岚叠翠、大漠孤烟,有中国画泼墨韵致。规整纹则神秘端庄,更贴近人们的生活,有羽毛文、草编纹、花卉纹、麦穗纹、漩涡纹、放射纹等。
创新复烧和恢复绞胎瓷的生产,使失传已久的绞胎瓷工艺得以全面开发,这是对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巨大贡献。但是,绞胎瓷专家们并未停止继续发展的脚步,在保持其传统工艺特点、技法、性能的基础上,利用现代高科技陶瓷材料,在绞胎瓷的质地、色泽、光泽造型以及镶接、彩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和研发,汲古创新,力求工艺和艺术更加完美的结合,把绞胎瓷工艺水平和艺术品味提高到一个新层面。例如在全面研制出古法羽毛纹、编织纹、水波纹、流沙纹、团花纹、凤尾纹、类木理纹及各种动植物图案、图形的基础上,进一步把自然纹理的千变万化,融入到绞胎艺术作品的创作中。这种对纹理的创新,提高了绞胎瓷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。
绞胎瓷专家们在制作绞胎瓷的质地成份、工艺原材料、制做技法等方面,融历史性、时代性于一体,着力提升绞胎瓷的文化内涵,充分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彰显出它的人文价值、工艺价值、艺术价值。如“孟家瓷坊”近年来在古法烧造绞胎瓷中,运作古陶瓷工艺方法,紧密结合现代陶瓷制作的理念,独创性地运用现代的制作手段,开辟了绞胎瓷烧造的一片新天地。使每一种新品类,每一件瓷器,都与儒家文化息息相通,赋予了独自的新品质,展现出陶瓷中一种全新的风貌。